柳州市鱼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序号 | 文物名称 | 时代 | 保护单位级别 | 公布 时间 | 地 址 | 简 介 | 保护范围 | 建设控制地带 | ||||||
1 | 白莲洞遗址 |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 | 柳州市柳石路472号 | 1956年发现,1973—1982年经多次清理和发掘。共获人类牙齿化石2枚,石器200多件,动物牙齿化石300多枚,动物化石残片3000多件。此外,遗址内还发现人类遗址火坑两处。白莲洞遗址堆积物厚达3米,为一处包含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遗存,其绝对年代距今37000至7000年左右。白莲洞文化堆积拥有连续而又完整的层位,是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群中不可多得的更新统——早、中全新统标准剖面和典型地点。白莲洞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特别是白莲洞文化系列框架的确立,对探讨华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如何经中石器文化过渡到新石器文化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以遗址的边界线为基线,南面外延300米,西洞口外半径300米范围内。 | 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东面外延100米,南、北、西面各外延150米范围内。 | ||||||
2 | 鲤鱼嘴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 | 柳州市龙潭路43号大龙潭公园内龙山山脚 | 1980年1月发现,10—11月柳州市博物馆和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发掘。鲤鱼嘴遗址的堆积物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两个文化层,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残片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值得一提的是,遗址中还出土了6具完整的人体骨架。据北京大学考古系C14实验室测得的年代数据,遗址距今20000年到5000多年,为一处包含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研究表明,大龙潭人是直接以柳江人为代表的晚期智人发展而来的,它可能是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的直接祖先。它的发现,对探讨华南地区文化的演化,人类的种族特征及其类型和起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遗址所在的龙山及龙山山脚外延50米范围内 | 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50米范围内 | ||||||
3 | 胡志明旧居 | 胡志明旧居 | 民国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 | 柳州市柳石路2-1号 | 胡志明旧居含胡志明旧居、乐群社旧址、蟠龙山扣留所旧址、红楼旧址等四个文物点。胡志明旧居是胡志明1943年9月至1944年9月在柳州居住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此期间,他组织召开了越南革命同盟会代表大会;创办了越南革命干部训练班,为越南革命培养了许多重要的骨干,为1945年越南人民夺取“八月革命”全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越南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以旧居主体建筑基底为基线,东至建筑基底,南、西、北面各外延50米范围内。 | 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东面80米,南、西、北各外延30米内。 | |||||
乐群社旧址 | 柳州市柳石路2号 | 胡志明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27年5月建成,1938年10月~1939年4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移至柳州,部分重要官员居住在此。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与范文同、武元甲等其他越南领导人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策划革命活动。 | 以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为基线,西安、北面至建筑基底,东南面各外延50米范围内。 | 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内。 | ||||||||||
蟠龙山扣留所旧址 | 柳州市窑埠街114号蟠龙山山脚 | 蟠龙山扣留所旧址是胡志明被关押的地方,在这里他完成了著名的《狱中日记》汉文诗集的写作 | 以山洞为中心,向四周外延30米范围内。 | 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内。 | ||||||||||
红楼旧址 | 柳州市友谊路1号柳州饭店一号楼(即红楼) | 胡志明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54年7月,胡志明秘密来到柳州,入住红楼(今红楼旧址)1-6号房间,并在这里与周恩来进行了秘密会谈,就日内瓦会议关于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会谈结果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奠定了基础。 | 以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为基线,东面外延24米,西、北面各外延50米,南面至友谊路红线外3米范围内。 | 东、南面同保护范围同界,西、北面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50米范围内。 | ||||||||||
4 | 昆仑关战役旧址 | 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 | 民国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务院 2006年5月公布 | 柳州市鱼峰区羊角山路8号广西胸科医院宿舍区宿舍区内 | 1940年2月22日至25日,检讨桂南会战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以及1939年冬季反攻的战果和存在问题的桂南会战检讨会在此召开,首次来柳的蒋介石下榻于此,一百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参加,会上公布了对包括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和国民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内的数十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奖罚决定。2月22日下午2时15分左右,会场突遭日本飞机50多架轰炸,共投下了100多枚炸弹,蒋介石匆忙到附近的一天然山洞躲避,此山洞后被称为“护蒋洞”,保存完好。 | 旧址本身 | 北25 米,东 11 米,西 2米,南 5 米 | |||||
护蒋洞 | 柳州市羊角山路6号广西血液中心院内 | 2月22日下午2时15分左右,会场突遭日本飞机50多架轰炸,共投下了100多枚炸弹,蒋介石匆忙到附近的一天然山洞躲避,此山洞后被称为“护蒋洞”,保存完好。 | 山洞所在山体及洞口四周20米 | 整个山体洞口四周外延30米 | ||||||||||
5 | 鱼峰山马鞍山摩崖石刻 | 马鞍山摩崖石刻 | 宋至清 |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自治区人民政府1981年公布 | 柳州市屏山大道鱼马公园内马鞍山北面中部和西麓 | 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分布于马鞍山主峰近山巅的仙弈岩内及洞口附近,多为登览题名,也有状景诗作。今存宋代10方,元代1方,明代两方,无年款的1方。另一部分分布于马鞍山西麓包括其枝峰一带,共有19方,年代以南宋及明末清初最为集中,南宋摩崖石刻多与当时天宁寺(今灵泉寺)的佛事活动及士大夫的禅悦风气相关。 | 石刻四周围5米 | 石刻周围20米 | |||||
鱼峰山摩崖石刻 | 元至清 | 柳州市鱼峰路鱼峰山山体及中部山洞内 | 摩崖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清凉洞、罗汉洞、三星洞、刘三姐塑像及戴钦墓旁等处,共计70余方(包括民国时期)。其中宋代四方,最早的是北宋元祐七年(1092)曹现的游览题名并序。摩崖主要内容以游览题记、题名、题诗及景点命名为主,另有崇祯四年(1631)《振柳营劝化路道碑记》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柳州电报创建等纪事石刻。 | 整个山体 | 保护范围向外扩30米 | |||||||||
6 | 九头山汉墓 | 汉代 |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自治区政府2009年公布 | 柳州市羊角山乡九头山村西南 | 1979年底市博物馆在自治区博物馆协助下进行考古调查中发现三座汉墓,于1982年和1983年发掘了其中的两座,出土陶罐、壶、铜焦壶、镜、五铢钱、铁锸及玛瑙装饰品等文物数十件,为柳州城市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存一座尚未发掘,保存完好。 | 墓葬本身四周10米 | 墓葬周围20米内 | ||||||
7 | 刘蕡墓 | 唐代 |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自治区政府2009年公布 | 柳州市西鹅乡文笔村龙兴屯南 | 中唐政治家刘蕡,字去华,唐幽州昌平人。公元826年进士,太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后被宦官诬陷,贬司户参军,死于柳州。原墓为堆土墓,明成化十三年(1677)曾修葺。现墓为圆形,高两米,面积约9.42平方米,有墓碑及牌坊,牌坊为清乾隆三十年(1765)立。 | 墓葬周围20米内 | 墓葬周围50米内 | ||||||
8 | 杨廷理及其家族墓 | 杨廷理墓 | 清 |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自治区政府2009年公布 | 柳州市柳石路至碧芙蓉公园路旁 | 杨廷理(公元1747-1812)字清和,号双梧,又号半缘、苏斋、更生,清代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朝考一等一名。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八月,以考绩卓异升任台湾府南路理番同知,次年八月到任。后因林爽文事件爆发,杨廷理以同知摄知府事,守城有功,任台湾知府。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春,任台彭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八月,杨廷理受命赴台平定淡水械斗事件。次年四月,被委派进驻噶玛兰(今台湾宜兰),筹办始创事宜,为台湾宜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六月,杨廷理交卸台湾府府事,补受福建建宁府缺,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卒于赴建宁知府任前。杨廷理的政治生涯和台湾密切相关,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噶玛兰志略》、《噶玛兰厅志》、《宜兰县志》、《台湾省通志》。《柳江县志》等官修志书以及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林道衡的《台湾一百名人传》、都为之立传,充分肯定了杨廷理对台湾的重大贡献。他是我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名人,也是我们柳州历史上的名人。 杨廷理一生从政,功绩卓著,一直为台湾人们所敬仰,至今台湾还保留有供奉杨廷理的祠堂-杨公祠。杨廷理的一生和台湾的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所谓“祁连万里,台澎三至”。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人民都急切盼望祖国统一的今天,了解杨廷理曾在台湾历史上发挥过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噶玛兰的开发,有着特殊的意义。 杨廷理墓位于柳州市南郊大桥园艺场内,外形为青砖包筑三合土而形成的圆形封土,墓向(以墓碑方向为准)为北偏东80度,墓高190cm,直径398cm,封土东面墓碑记述了杨廷理的杨廷理生平、后人及卜葬年月。
| 以墓为中心点西安南面往外外延50米,东北侧到规划道路红线 | 西南50米保护范围再外延伸50米,东北侧至规划道路红线 | |||||
杨廷理家族墓 | 清 | 柳州市马鹿山东南1公里处 | 以3号墓为中心点,四周外延100米 | 以保护范围外延50米 | ||||||||||
3 | 游山摩崖石刻 | 近现代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 | 柳州市鱼峰区白莲街道大桥社区游山村游山 | 位于游山西南小溶洞洞口左侧岩壁上,距地面3.5米,长0.8米,宽0.6米。内容为记载附近村民,在乾隆年间,因天旱分水的内容。对研究我市清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 石刻所在整座山体 | 山体四边外延5米范围内 | ||||||
10 | 书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 | 柳州市鱼峰区都乐公园书山及碑廊 | 山上有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题写的“天下都乐”及近现代书法名家赵朴初、刘海粟等所题石刻200多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 石刻所在整座山体及碑廊 | 石刻所在整座山体及整座碑廊 | |||||||
11 | 回族墓地 | 清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柳东乡窑埠村南面丘陵 | 墓地面积较大,东西约400米,南北月200米,含大小墓葬400多座,查墓碑最早的墓葬为清康熙18年(1679),该墓葬区现仍在使用,为柳州回教的一个集中墓地,对研究柳州回教民族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 各墓葬本身 | 墓地周围10米内 | ||||||
12 | 灵泉寺 | 唐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屏山大道鱼马公园内马鞍山西 | 该寺创建于唐代,宋(1088)改为十方禅院,后更名为天宁万寿禅寺。绍兴二年(1132)扩建大殿完成,七年后改名报恩光孝禅寺,其寺宇“伟杰胜丽”,后屡废屡建,现为1986年重建。 | 寺四周围墙 | 北5米,东5米,南30米,西10米。 | ||||||
13 | 蟠龙山古建筑遗址 | 清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柳东路3号蟠龙山公园内 | 经调查,该古建筑为六角形青砖塔,高约五层,1935年《广西一览》有载。今矗立的塔为重建。 | ①塔址及附属物四周10米②遗址本身 | ①海拔标高120米以上 | ||||||
14 | 响水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柳东乡阳和村西柳江对岸 | 遗址面积约2100平方米,1979年经考古调查并试掘,文化层厚40-80厘米,内含砍砸器、磨光石斧、石锛、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和夹砂绳纹陶片,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台地遗址,对柳州市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 遗址范围内 | 沿响水河30米,沿柳江50米 | ||||||
15 | 驾鹤山摩崖石刻 | 宋至明清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荣军路1号驾鹤小桃园驾鹤书院旁 | 有宋代绍兴年间(1132)王安中题写的“驾鹤书院”,淳熙元年郑镇题写的“小桃园”等五方石刻。该石刻对研究柳州历史及古代石刻艺术有较大价值。字迹有所毁蚀。 | 石刻外5米内 | 石刻外20米内 | ||||||
16 | 都乐-帽合史前文化遗址群 | 史前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 | 柳州市鱼峰区都乐河、柳南区帽合河两岸 | 包括仙佛洞、双洞、社王洞、穿洞、白岩洞、醉客岩、大佛洞、帽合山、老羊田山洞等九个洞穴遗址。洞内文化堆积较好,为螺壳堆积,含有动物骨骼,红烧土,石片等。其中在帽合公园帽合山遗址发现人牙齿化石一枚。这些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巩固了柳州在中国及至世界史前文化的地位,同时也证明了柳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宜居之地。 | 1.双洞、穿洞保护范围为洞本身 2.仙佛洞、社王洞、白岩洞、醉客岩、大佛洞、帽合山、老羊田保护范围为各遗址所在山体 | 1.双洞建设控制地带以洞口中心点为原点,东、南、西20米范围内 2.穿洞为以洞口中心点为原点,南侧洞口,东、南、西20米范围内;北侧洞口,北、东、西20米范围内 3.仙佛洞、社王洞、白岩洞、醉客岩、大佛洞、帽合山、老羊田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再向外延20米 | ||||||
17 | 平北三大功绩及九曲洞摩崖石刻 | 明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荣军路蚂拐岩 | 该石刻距地面高约10米,宽2米,明万历六年(1578)张翀撰并书。石刻内容记载的是当时有关广西瑶壮民族大起义的情况。该石刻研究柳州地方史有较大的历史价值。 | 石刻外10米内 | 石刻外30米内 | ||||||
18 | 雷山摩崖石刻 | 明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龙潭路43号大龙潭公园雷山 | 该石刻为张翀题写,内容为“山下清泉出,林间白发来。寒山如可卧,不必问蓬莱”。该石刻为研究明代柳州地方史及书法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 | 石刻外10米内 | 石刻外30米内 | ||||||
19 | 陆道岩摩崖石刻 | 宋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柳东乡独凳村陆道岩 | 该岩洞石刻共六处,有宋景定二年(1261)年春报恩寺寺僧所刻,判府大将军王公题。该石刻保存完好,为研究柳州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岩洞内及洞口四周30米内 | 洞口外四周100米内 | ||||||
20 | “天山万里”摩崖石刻 | 明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羊角山乡水南村 | 该石刻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柳庆参将范德荣手书,内容为“天山万里”四字,单字长宽各1.2米,全长7米,是柳州最大的字体石刻。 | 石刻外30米内 | 石刻外80米内 | ||||||
21 | 社王山摩崖石刻 | 明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羊角山乡门头村社王山上 | 该石刻高出地面2.5米,规格为83*58厘米,文字内容为有关建村历史的。 | 石刻外10米内 | 石刻外30米内 | ||||||
22 | 戴钦墓 | 明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公布 | 柳州市鱼峰路鱼峰公园鱼峰山北麓 | 戴钦字时亮,明代马平县(今柳州市)人。生于弘治六年(1493),正德九年(1514)进士,正德十五年(1520)授浙江司主事。嘉靖二年(1523)转任陕西司员外郎中,嘉靖五年(1525)因谏议,遭迁仗(?),卒于嘉靖五年,移梓回柳。清《马平县志》有载。民国三十八年(1949??),原碑被日机炸毁。 | 墓葬本身 | 周围10米内
| ||||||
23 | 唐学益墓 | 清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2003年公布 | 柳州市柳石路大桥园艺场三台山 | 唐学益(1633-1711)字虞臣,祖籍湖南,清康熙八年(1669)36岁时举孝廉,初为左州学正,不久任太平府教授,后历任浔阳、太平及河南汝宁府光山知县,于68岁告老还乡。在柳州的最后十年里,唐学益“家徒四壁”,但“终日著书不辍”,(据清乾隆《马平县志》),其中对前人编修的《马平县志》做了补订。 柳州早于宋代即有方志问世,经明清,所修志书不下十种,但绝大数散佚,于今存世最早的《马平县志》为清乾隆二十九年修。《马平县志草》为《马平县志》的修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墓葬周围20米 | 墓葬周围50米内 | ||||||
24 | 赵家井 | 清 | 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市人民政府2003年公布 | 柳州市驾鹤路江滨公园内 | 据专家考证,当年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所录,位于驾鹤山下那口“常盈而不流”的泉记忆乾隆年间《马平县志》所载“在水南江岸,水味甘美”的响水泉,指的就是赵家井。 长期以来,赵家井泉水清冽,自井中汩汩涌出,淙淙有声流向柳江,年复一年,历千载而不竭,亦不随地方的旱涝而涨落,称得上是龙城一奇,为柳州一大景观。 | 北距柳江边,西10米,南至防洪堤10米,东10米 | 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20米 |